(相关资料图)

通运街道“小巷管家”摆放共享单车。(通运街道供图)

本报记者 郭丽君

清晨8点,通运街道水仙园社区“小巷管家”梁春荣已经开始在所负责的街巷里巡查。摆放共享单车、制止车辆乱停乱放、上报安全隐患、走访帮助年迈居民……这些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日程。

“小梁,街角有垃圾,您快来看看。”“太谢谢您了,店里破损的地砖已经修复了。”巡查过程中,梁春荣不时拿出手机,翻看居民和店主发来的信息。

三年来,她这名“小巷管家”已经成为社区里的宣传员、垃圾分类指导员、交通秩序引导员,走遍了社区每个角落。

通运街道下辖9个社区,2019年底成立“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目前共有成员87名,均是从社区优秀志愿者中选拔出来。立足于街道“邻家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这些“小巷管家”每天身穿红色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里,已经成为街巷精细化治理的新生力量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成为街道一道文明的风景线。

孙闻是运河湾社区的一名志愿者,也是社区“小巷管家”队长。“小巷管家”刚成立时,一些商户不理解,孙闻总是耐心介绍“小巷管家”的作用,指导商户做好“门前三包”。渐渐的,孙闻的热情、耐心赢得了理解和支持。一次,由于太忙,一家商户门前的垃圾没及时清理,孙闻及时提醒。“等我们巡查回来看到,商户门前已经变得干净整洁。”孙闻说。

前不久,通运街道为整治底商门前环境卫生、秩序等突出问题,发动辖区百余家商户积极开展自查自改工作,在“小巷管家”带领下,许多商户也加入到街巷环境治理工作中,由“站着看”转为“跟着干”,成为“小巷管家”的好帮手。

“我们将不断为‘邻家邻’基层治理品牌建设注入活力。”通运街道党工委书记余龙表示,街道将继续强化“小巷管家”志愿队伍建设,不断营造有温度有热度的基层街巷工作氛围,号召更多志愿者自觉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来,一以贯之、有力有序推动“三大三强”活动走深走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