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现代“酒桌文化”的发展,饮酒人群和酒精上瘾的人群大量增加,同时还发生了各种酒后死亡的案例,让人唏嘘不已。俗话说:生命诚可贵,酗酒不可取,喝酒的误区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喝酒的时候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人?就是一杯啤酒下肚以后,脸色马上就红了。有些人说,喝酒容易脸红的人,说明酒量非常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因为酒精中含有乙醇,乙醇进入身体以后要通过乙醇脱氢酶变成乙醛,接着再变成乙酸。乙醛其实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它会导致身体出现脸红、恶心、心慌的症状。所以,如果喝酒出现脸红的表现,只能说明体内的乙醇脱氢酶的活性较差,不能说明酒量好。

酒桌上很多人都喜欢劝酒,如果对方执意不肯喝酒的话,劝酒的人就会说: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实在让人尴尬。要注意的是,如果对方喝完酒以后出现了脸红、冒冷汗、嗜睡的情况,你就千万就不要再劝酒了,否则就可能会造成对方酒精中毒,甚至有生命的危险。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身体的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不同。研究发现,普通人群如果连续喝一斤白酒的话,很可能就会发生酒精中毒死亡的情况。对于经常喜欢劝酒的人来说,我要告诫你们,如果对方因为你的劝酒行为出现了生命危险的话,你就要负法律责任,并不是开玩笑的。

有些人喝酒的时候喜欢掺杂饮料,觉得喝起来口感更好。啤酒掺杂饮料一起喝确实可以冲淡酒精的刺激性,这样容易造成大家放松警惕,导致越喝越多。还有些人喜欢喝酒的时候吃海鲜,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海鲜和啤酒都含有高嘌呤的物质,它们会导致身体的尿酸增高,容易诱发痛风。

国外研究发现,喝红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这样就说明可以大量喝红酒吗?其实你误会了,适量的喝红酒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并不能表示可以肆无忌惮的喝。对于成年人来说,一天的饮酒量最好不要超过20克,否则就属于超标的行为。

喝酒的时候,大家必须记住这四句话,少喝为佳、低度为宜、切勿干杯、酒前饱腹,只有遵循科学的饮酒方法,这样才可以避免酒精伤害我们的身体。

推荐内容